先是胖东来被抹黑,再是深蓝汽车,2025怎么了?
- 测评有理
- 2025-08-17
- 5567

2025年,我们不禁要问一句,怎么了?
总有超预期的言论出现,汽车圈的商战于舆论战再起高潮,后续逐步回归理性,这所说的是重庆论坛里的种种。随着竞争愈发激烈,原有的很多规则已经不能维系,亟待重铸。
当然,竞争越激烈,就会越“无所不用其极”。在大家都能舒服赚钱的时代里,这并不是问题,然而当前不行。诚然,在商业社会里,企业可以被质疑、批评,但往往很多时候,和被抹黑之间很难被分辨。
非常典型的案例就是,胖东来。2025年4月初,坐拥28万粉丝的“柴怼怼”在抖音平台连发29条视频,指控胖东来商超“以成本数百元的玉石牟取千倍暴利”,甚至断言“三万元玉石品质不如同行三千元产品”。面对指控,胖东来先是在4月5日发布《侵权处理公示》,随后于4月8日公布一季度玉石销售数据。
以至于,一向在消费者眼中温和的胖东来,说出了“必须付出代价”的反攻宣言。
至7月2日,据“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消息,“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整治涉企网络‘黑嘴’”专项行动公开曝光一批典型案例,其中包括“柴怼怼”等账号编造涉企虚假不实信息,恶意诋毁攻击企业案例。
汽车圈,同样该被警惕胖东来式被抹黑
汽车圈的案例,更是比比皆是,因为自媒体从2014年开始被崛起,所有人都可以尝试发声。所以,各种被验证或被未必验证,或者重新被包装过的消息,他们飘散到了每个人身边。而对于多数人而言,这显然非常难以分辨真伪。
比如,宝马和奔驰的被抹黑。诚然,随着中国汽车的崛起,原本排名前列的车企是会遭遇压力与挑战的,市场容易发生重新洗牌。但,以怎样的方式变化,这不只是一个关乎体面的话题。
民间有种说法,譬如“奔驰不行了”“宝马不行了”,然而在各场发布会上,它们却持续被放在被对比的C位。什么才会这样被对比?显然是消费者共知的标杆产品。
更甚至于,在晚会上,上一代产品,已经被维修并被召回处理的产品,还是成为了被讨伐的案例。
上述,客观来看,其实或许还在“被抹黑”值得商榷的话题。但在更多方面,还有一系列知名案例。
2025 年 1 月 25 日,小米法务部发布消息,称涉嫌恶意抹黑小米汽车商业信誉与商品声誉的某平台博主及其同伙多人已被依法缉拿归案。该事件源于 2024 年 8 月,这位博主发布了小米汽车与某品牌汽车的对撞 “测试视频”,但视频内容被小米汽车质疑存在严重问题,测试设置不严谨,结论缺乏科学性。
再比如蔚来汽车,虽然李斌的很多言论充满争议,但这或许并不能成为被系统性攻击的理由。比如,2025年2月和2025年3月,有一系列已提车车主对蔚来ET9做工工艺、用料材质不行,发生批评的报道。
但那时,蔚来ET9尚未交付,相当于在网络上提前了好几个月交到用户手中。而现在,深蓝汽车,也开始遭遇类似的局面。
归根结底,数字很难骗人
最新的事件是,深蓝汽车邓工模式的被挑战。
主说的话术是,作为一个长期负责核心技术研发的理工男,邓工对深蓝汽车的营销产生了阻碍的效果,所以让销售承受了压力。
是否属实,要从数据上看。根据官方数据,2025 年 1-6月深蓝汽车销量分别为 2.46 万辆、1.87 万辆、2.44 万辆、2.01 万辆、2.55 万辆和2.98万辆,从增速上看, 6 月销量同比增长79%,环比增长 17%。
评判这份数据的含金量,要从大环境上看。
6 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 208.4 万辆,同比增长 18.1%,环比增长 7.6%,创历年 6 月销量最高记录。
据乘联会发布的数据,2025 年上半年乘用车市场呈现出较强的增长态势1。1-6 月,国内乘用车零售 1090.1 万辆,同比增长 10.8%。
所以,只要是半年数据同比增长超10.8%,6月数据同比增长超过18%,这就意味着是跑赢了市场大盘的佼佼者。
深蓝汽车的半年增速,则为同比增长超70%,累计交付量超14.3万辆。而且,随着深蓝S09的销量不断增长,也很好的拉高了成交均价,2025年里有望超过20万辆。如果做一个横向对比的话,这样的数据含金量,是要高于靠低价M03拉动的小鹏汽车的。而在舆论场上,小鹏则是被夸上了天。
再从技术角度上看,深蓝汽车在进入2025年之后,为中国汽车产业的进步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包括深蓝S09身上所展现的第三排安全能力,包括此前华为明牌说过的“如果没有深蓝汽车,我们的智驾辅助,是无法进入20万元内的”。
还包括,2025 年 5 月 22 日,深蓝汽车在品牌成立三周年之际,宣布向行业开源其两项核心技术专利群。包含 112 项专利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安全关键技术专利群,曾荣获 2024 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微核高频脉冲加热技术专利群:此专利群包含 50 项专利,获得了第二十五届中国知识产权发明专利金奖。该技术可实现 - 30℃低温环境下电池温升速率超过 4℃/min,相比原来的外部加热方法加热速率提升了 200% 以上,能使车辆低温下的动力性能提升 55% 以上,充电时间缩短 30% 以上,有效解决了电动汽车在严寒地区的使用难题。
推动者,贡献者,实际的增长者,这才是深蓝汽车如今真实的市场形象。
写在最后:
中国汽车行业,需要冷静,更需要警惕此类事件。
随着深蓝汽车的母公司如今荣膺一级央企的身份,实际做出贡献的企业和具体的人,不该遭遇“妄议之痛”。当然,还是那句话,商业社会确实可以质疑和批评。但,不容被抹黑。
犹记得,在深蓝向行业开源技术的那一夜里,展现的是大意。当被问及是否会存在压力时,深蓝汽车 CEO 邓承浩当时的回复是,开源核心技术一方面是为了给内部研发团队施加压力,促使其不断创新;另一方面是希望在 AI 时代展现破釜沉舟的决心。明明是为了通过开放合作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共同进步,为中国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不该让这种行为,被攻击。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新款长安CS75 PLUS冠军版首发!配备双联屏,搭载爱信8AT变速箱
- 售23.37万,提供7座版本+配置升级,东风标致5008新增车型上市
- 新能源皮卡最优解,长安猎手还是雷达RD6,你喜欢谁?
- 奔驰V级中东版 全部在售 2022款 2021款 2020款 2019款 2018款
- 蔚来ET5t提车记
- 搭载液冷神炼电池+扁线电机,缤果PLUS的驾控实力如何呢
- 银河L6评测:家用体验好,起售价10.38万元,还能车外控制车辆?
- 余承东为何敢说“华为改写智驾版图”?